近期我國迎來了大范圍的第二次降雪天氣,黃河以北地區都有中到大雪。短時間急劇降雪可能導致積壓,這對綠化苗木園區是非常不利的。雖然能提前做足保護,也不排除會有部分長勢弱的樹木會有壓斷、凍傷現象。作為園林工作者,提前了解雪后苗木療傷的一些工作,能快速挽救,有備無患!
【1】雪后苗木傷害分類
根據雪后苗木受災的實際展示情況,大致可分為硬傷和軟傷兩大類。硬傷指的是那些直接的、可呈現的傷害,如枝干被大雪壓折、壓斷,部分冬季萌芽植物芽被打落等外性傷害;而軟傷是指那些不直接呈現的傷害,如人工融雪、不及時清雪等對樹木根部的隱形傷害。無論是硬傷還是軟傷,都會給樹木造成損害,可能影響第二年的萌芽、開花,嚴重者甚至整株死亡,因而不能掉以輕心。

【2】“硬傷”苗木養護
對于有硬傷的苗木要及時整形。先把折斷的枝干修剪干凈,但要注意留有合適的樹杈或萌芽段,開春時候可以利用這些萌芽枝抽條,煥發新活力。對于那些斷枝嚴重的,在減去殘枝的同時,還要注意處理傷口,可在傷口處涂抹愈傷膏防止病菌感染,加速傷口的愈合,預防凍傷帶來的二次傷害,并用膠布等綁扎好。
【3】“軟傷”苗木養護
一般來說,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最容易受到軟傷。為了城市美觀和道路行走順暢,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,一般來講,在路面有積雪時,環衛部門會采用人工融雪的方式進行清掃。而人工融雪里含有很多的融雪劑、工業用鹽、汽油等,這些和融化的雪水一起滲透到土壤里,源源不斷地供給給樹木,這對行道樹的傷害是毀滅性的。因而,在融雪后不要將殘雪清掃至樹木根部堆積,此外,要合理利用土壤消毒劑,改善土壤,延長行道樹壽命。